
大学生签订劳动合同还要签三方吗
一、大学生签订劳动合同还要签三方吗
大学生在签订劳动合同后,仍需签订三方协议,但这一步骤有其特定的背景和条件。
1.在单位招聘过程中,有些单位可能误认为签订了就业协议(即三方协议)就可以替代劳动合同,或者以已签订就业协议为由拒绝签订劳动合同,这些都是不合法的行为。
2.三方协议主要是在应届毕业生求职阶段与拟用人单位签订的,其效力仅限于取得毕业证以前。
3.该协议的目的是约束应届毕业生毕业后进入拟用人单位工作,并要求拟用人单位在毕业生毕业后与该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
因此,一旦用人单位与应届毕业生签订了正式的劳动合同,三方协议的效力即自然解除。
二、三方协议与劳动合同的关系
法律快车提醒,三方协议与劳动合同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协议,它们各自承担着不同的功能和作用。
1.三方协议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期间的产物,它主要是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所在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
2.劳动合同则是根据《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等相关劳动法律法规,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建立的劳动关系。
3.三方协议在毕业生报到后即告终止,此时,毕业生应当要求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以明确约定试用期、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工资待遇、休息休假等重要事项。
4.正式劳动合同中的违约条款仅限于涉及保密条款和设定服务期的合同,而三方协议中的违约条款则主要针对应届毕业生毕业后未进入用人单位的情况。
因此,两者在违约条款的设置上也存在显著差异。
三、签订三方协议注意事项
在签订三方协议时,大学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确保填写的用人单位名称与单位的有效印鉴名称一致,以避免协议无效。同时,在填写自己的专业名称时,也要与学校教务处的专业名称保持一致,不能简写。
2.要了解不同用人单位的试用期或见习期制度。
(1)外企、合资企业、私企一般采用试用期,根据合同期的长度,试用期可以从1至3个月不等,但通常不得超过6个月。
(2)国家机关、高校、研究所则一般采用见习期,通常为一年。
3.要注意违约金的约定。有些单位为了留住学生,可能会以高额违约金约束学生。但根据劳动法规定,除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因此,学生在协商中要力争将违约金降到最低,通常不得超过5000元,并力争取消违约金这一条规定。
4.要充分利用三方协议中的“备注”部分。
(1)现行的毕业生就业协议属于“格式合同”,但“备注”部分允许三方另行约定各自的权利义务。
(2)毕业生可将签约前达成的休假、住房、保险等福利待遇在备注栏中说明,以便在发生纠纷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5.要警惕高校强迫学生签订“虚假”协议的行为。这种行为对于毕业生来说是不利的,毕业生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屈服于这种压力。
6.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步骤签订协议。
(1)在签订协议时,要先由用人单位填写完毕并盖章,然后再到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签证盖章。
(2)切忌自己填写完毕后就直接到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要求盖章,以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本文来源:华律网作者:佚名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