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不当得利:守护权益,明辨法理
在日常生活中,有时会出现一些看似“意外之财”的情况,但这些“收获”并非都理所当然。不当得利,作为一项重要的法律概念,就与这类情形紧密相关。
一、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
一方获得利益
不当得利的成立,首先要求一方获得利益,这种利益的增加包括积极与消极两个方面。
积极增加:表现为财产权利的增多或财产范围的扩张。例如,拾获他人遗失的珠宝并据为己有,拾得者的财产价值因获得珠宝而直接上升;再如,债权人意外提前获得债务人的清偿,额外获得了时间价值上的利益,这都属于财产的积极增加。
消极增加:意味着应减少的财产并未减少。比如,误将他人的缴费项目当作自己的进行支付,从而节省了本不该支出的费用;或者错误地承担了他人的债务,在发现错误后,原应承担债务的人因这一错误行为而间接减少了自身财产支出,实现了消极的财产增加。
他方受到损失
损失在不当得利中既包含现有财产的直接减少,也涵盖应得利益的未能获取。
直接损失:直观体现为财产的现实减损。例如,商家在交易中多交付了商品给买家,商家的商品库存减少,财产价值随之降低,这便是直接损失的典型例子。
间接损失:指本应获得的利益却未能实现。比如,租客单方面提前退租,使得房东预期的租金收益无法全额获取,房东损失了本应得到的租金部分,这就属于间接损失。
利益与损失存在因果关系
这一要件要求一方获得利益与他方遭受损失之间存在直接的因果联系。例如,甲乙两人的鱼塘相邻,一场暴雨后,甲鱼塘的鱼顺着水流流入乙的鱼塘,乙鱼塘鱼量增多获得利益,而甲鱼塘鱼量减少遭受损失,乙的获利直接源于甲的受损,两者之间存在明确的因果关系。
获得利益无合法根据
这是不当得利的核心要素,即取得利益缺乏法律层面的支撑。常见于合同无效、被撤销或解除等情形。例如,因欺诈而订立的买卖合同,后续经法院判定撤销,此时卖方依据该合同所取得的货款就失去了合法基础,构成不当得利。
二、不当得利的法律后果
返还义务
一旦不当得利的事实成立,得利人便负有返还不当利益的法律责任。若原物依旧存在,应当将原物返还;若原物已灭失或无法返还,则需按照物品价值作价偿还。例如,捡到他人遗失的手机,应将手机原物归还失主;若手机不慎损坏或丢失,需根据手机的实际价值给予相应赔偿。
返还范围
返还范围会因得利人的主观认知状态而有所不同。
善意得利人:倘若得利人确实不知道且没有理由知道自己取得的利益缺乏法律依据,当所取得的利益已不存在时,可以不承担返还该利益的责任。例如,某人误将他人存放的水果当作自己的食用,若其确实不知水果归属他人,且水果已被消耗不存在,此时无需再作返还。
恶意得利人:若得利人明知或应当知道取得的利益没有合法依据,受损失的一方不仅有权要求得利人返还所取得的利益,还有权要求其依法赔偿因此造成的损失。比如,明知对方多转账给自己,却故意隐瞒并拒绝退还,除了要归还多转的款项,若给对方造成了利息损失等,还需一并赔偿。
由善意转为恶意的得利人:这种情况下,以其知晓或应当知晓无法律依据时现存的利益范围为限承担返还责任。例如,起初不知多收的款项没有合法理由,之后得知情况却未及时退还,此时需返还从知晓时起剩余的不当利益。
三、不当得利的常见情形
给付型不当得利
这是因一方主动的给付行为而产生的不当得利。
非债清偿:即实际上不存在债务,却进行了清偿行为。例如,误以为自己欠他人钱款而进行还款,而事实上债务并不真实存在,接受还款的一方所获得的款项就构成不当得利。
错误给付:基于错误的认知而作出的给付。比如,因计算失误多支付了货款给供应商,供应商多得的那部分货款就属于不当得利范畴。
非给付型不当得利
由给付行为之外的事实引发的不当得利。
基于事件:比如,因突发自然灾害,甲土地上的部分泥土被冲到相邻乙的土地上,致使乙土地面积增加,乙因此获利,而甲遭受损失,乙的获利构成不当得利。
基于第三人行为:例如,丙误将甲的装修材料用于乙的房屋装修,乙的房屋因使用甲的材料而增值,甲因此遭受损失,乙的这种获利就属于不当得利。
不当得利的法律规定,旨在维护公平正义,确保每个人的财产权益都能得到合法保障。了解不当得利的相关知识,有助于我们在日常生活和经济交往中,更好地识别和处理这类情况,避免自身权益受损,同时也能确保我们不会因无意之举而侵犯他人权益。
本文来源:中国法律论坛作者:班布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2024-09-14
-
2024-09-14
-
网上资料繁多,分类不明确,没有专属的党建资料下载,中国法律论坛网推出资料下载频道,汇集了报告、讲话、年鉴等多重资料下载学习!
2020-09-12 -
还在为找寻党建书籍发愁吗?中国法律论坛网为您准备了精品的党建书目,细致分类点击即可去到各大平台购买,方便了您学习和检索时间!
2020-09-12 -
中国法律论坛网在经过不断的细化完善后,2.0版本成功上线,该版本中包含了热门的政策文件,党章、党建图库及党建精彩视频和党建资料下载!
20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