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诉讼时效过了怎么办
尽管诉讼时效已逾,司法程序仍然有望启动。这是因为,诉讼时效过期仅让原有利方才会失去诉讼胜利的可能性,而非剥夺诉讼资格。在诉讼时效届满之后,虽然债务承担者有权拒绝履行责任,但这只是阻碍了权利人行使请求权的路径,而非取消其本身和请求权。换句话说,经过诉讼时效后,依旧保留着当事人对被告提出法律申诉的权力,诉请法庭来处理此事,这一权利并不会随之消失。然而,若提交申诉时,原告未能证明存在中止、中断或延长情形,那么被告提出的诉讼时效抗辩就可能导致其诉讼申请被驳回。【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以上是律师的法律建议,如有疑问,欢迎进一步咨询。
本文来源:华律网作者:佚名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