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
首页 > 法制频道 > 普法宣传 > 正文

网络非法外之地:打击 “盗刷手机钱财” 谣言,守护网络清朗

2025-03-03 10:38:23 来源:中国法律论坛

最近,“通过近距离接触的支付方式盗刷他人手机内钱财” 的短视频在网络上大量传播,引发大众恐慌与热议,甚至登上今日微博热搜。然而,经权威部门调查核实,这纯属谣言。相关造谣者也已依法受到相应处置。这一事件再次给我们敲响警钟,网络并非法外之地,造谣传谣必将承担法律后果。今天,我们就借这一案例,深入了解相关法律知识。

一、案例回顾:“盗刷” 谣言的兴起与破灭

起初,一些短视频创作者为博眼球、赚流量,发布了所谓 “实测通过近距离接触盗刷他人手机钱财” 的视频。视频中,他们以看似专业的操作和 “真实” 的演示,让不少网友信以为真。这些视频在各大社交平台迅速传播,短时间内点击量、转发量飙升。许多人开始担忧自己的支付安全,甚至对日常使用的手机支付功能产生恐惧。但很快,警方和相关技术专家介入调查,通过严谨的技术分析和实际测试,证实此类盗刷在正常情况下根本无法实现,这只是造谣者精心编造的虚假内容。

二、网络造谣的法律责任解读

(一)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规定,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等合法权益。如果造谣行为侵犯了他人名誉权、商业信誉等,应承担民事侵权责任。比如在此次事件中,若某些支付平台因该谣言导致用户量下降、声誉受损,造谣者需承担停止侵害、赔偿损失、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 。
法条链接:《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规定,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第一千一百九十四条规定,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二)行政责任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将面临相应处罚。此次 “盗刷手机钱财” 谣言引发公众对支付安全的恐慌,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秩序。造谣者若尚未达到刑事犯罪标准,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
法条链接:《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第(一)项明确,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三)刑事责任

当造谣行为达到严重程度,触犯刑法相关条款时,造谣者将被追究刑事责任。例如,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构成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
法条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第二款规定,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另外,如果利用信息网络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破坏社会秩序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第一款第(二)项的规定,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编造虚假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虚假信息,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起哄闹事,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第一款第(四)项的规定,也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

三、如何避免陷入网络谣言陷阱

(一)提升信息甄别能力

面对海量网络信息,我们要学会理性判断。查看信息发布者是否权威,内容是否有科学依据、逻辑是否合理。比如对于 “盗刷手机钱财” 这类违背常识和技术原理的信息,只要多思考、多查证,就能发现破绽。

(二)不信谣、不传谣

在不确定信息真实性时,切勿盲目相信和转发。我们的每一次转发都可能扩大谣言传播范围,造成更大危害。应秉持谨慎态度,让谣言止于自己。

(三)积极举报谣言

发现网络谣言,及时向相关平台或有关部门举报。各大网络平台都设有举报渠道,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共同维护网络环境的清朗。
网络谣言危害巨大,不仅扰乱社会秩序,还可能损害个人和企业的合法权益。通过此次 “盗刷手机钱财” 谣言事件及相关法律科普,希望大家能深刻认识到网络造谣传谣的法律后果,树立正确的网络行为规范,共同营造健康、和谐、法治的网络空间。
 
 

本文来源:中国法律论坛作者:班布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浩和传媒,秉持着推动法治文化传播、助力法律行业发展的使命,精心运营着中国法律论坛网。
    中国法律论坛网是一座连接法律与公众、法律从业者的重要桥梁。在普法宣传领域,网站致力于让法律知识走进千家万户。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将晦涩的法律条文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内容,无论是日常的生活纠纷,还是复杂的法律问题,公众都能在这里找到答案,提升法律意识,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在案例讲解板块,网站精选大量具有代表性的真实案例,从案件背景、争议焦点到法律适用,进行深度剖析。以案例为切入点,让公众更加直观地理解法律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每一个案例都是一堂生动的法律课。
    对于律所和律师,网站提供了全方位的品牌宣传服务。我们深知品牌建设对于法律从业者的重要性,凭借专业的团队和丰富的经验,为律所和律师量身定制品牌宣传方案,提升其在行业内和社会上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文案策划方面,我们能够根据不同的法律业务和宣传需求,创作富有感染力和专业性的文案,精准传达法律理念和服务优势。短视频媒体录制服务更是紧跟时代潮流,利用短视频的形式,将法律知识和律所风采以更直观、更具吸引力的方式呈现给大众,扩大传播范围。
    浩和传媒运营的中国法律论坛网,正以专业、创新、多元的服务,为法治社会的建设贡献力量。

    2025-01-24
  • 2024-09-14
  • 2024-09-14
  • 网上资料繁多,分类不明确,没有专属的党建资料下载,中国法律论坛网推出资料下载频道,汇集了报告、讲话、年鉴等多重资料下载学习!

    2020-09-12
  • 还在为找寻党建书籍发愁吗?中国法律论坛网为您准备了精品的党建书目,细致分类点击即可去到各大平台购买,方便了您学习和检索时间!

    2020-09-12
  • 中国法律论坛网在经过不断的细化完善后,2.0版本成功上线,该版本中包含了热门的政策文件,党章、党建图库及党建精彩视频和党建资料下载!

    20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