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村之变
人们为鸟儿做雕塑、为鸟儿作画像、为鸟儿当保镖……婺源县秋口镇王村石门自然村(以下简称“石门村”)与鸟结缘,古老的水口林吸引着“鸟中大熊猫”——蓝冠噪鹛来此栖息。如今,蓝冠噪鹛已成为当地的生态名片。 2023年10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石门村考察。一年后,记者再访石门村,发现该村“火出了圈”,大量游客涌入这个只有约100户村民的古老村落。越来越多的村民回乡创业,开民宿、卖土特产……他们端稳“生态碗”,吃上“旅游饭”,把生态“高颜值”变为经济高价值,共同打造乡村振兴生态样板。
游人如织(图/王政) 好风景带来好前景 石门村和水口林相连,星江河绕村而过。村口,一对相互依偎的蓝冠噪鹛雕像立在鸟巢博物馆旁,欢迎着每一名游客。 9月25日清晨,露珠还未散去,俞大婶挎着装着衣服的竹篮沿着樱花大道往月亮湾走去。 路的两旁,鸟儿在树枝上嬉戏,白墙上绘着巨大的蓝冠噪鹛画像。星江河水潺潺,岸边早已挤满了洗衣服的村民。 临近国庆假期,秋口镇王村村委会主任俞志金忙得不可开交,电话响个不停,来此学习乡村建设经验的团队络绎不绝,前来采访的媒体记者一批又一批。村里还准备了一场盛大的歌舞晚会,招待在非鸟类繁殖期来此的游客。“这一年,村里变化很大,我们的目标是打造5A级景区,保护古村落环境,实现生态价值转换,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俞志金告诉记者。 过去的一年,石门村完成了两期升级改造项目,新建了健身广场,改造了沿河景观步道,村子美了、游客多了。今年春节,村民们迎来了第一次涉及旅游的分红,收入来自与婺源县文旅集团联合运营的月亮湾竹筏项目。 如今,村口的候车亭叫观鸟亭,饭店叫爱鸟农庄,百货店叫安鹛,民宿叫蓝鹛。咖啡店、酿酒坊、茶舍、非遗馆等应有尽有,蓝冠噪鹛博物馆、湿地公园研学基地、樱花休闲游步道等一批特色生态景点吸引着大批游客。此外,村里还推出了米酒咖啡、蓝冠噪鹛公仔等特色产品。 “好风景带来了好前景。”俞志金自豪地说,去年,石门村接待游客近40万人次,不少村民在家门口的景区务工,人均年收入达3万余元,比2022年高了近5000元,预计今年还有不小的增长。 石门村“火出圈” 石门村出现的可喜变化与蓝冠噪鹛密不可分。 2001年,俞志金从县城带回了蓝冠噪鹛在村里重新被观察到的消息。如今,有约300只蓝冠噪鹛在婺源被发现,其中三四十只被石门村的水口林吸引,每年的4月至7月,“小精灵”都会飞到水口林繁育。 蓝冠噪鹛不怕人,喜欢在村落周边的树林筑巢,也喜欢在河流中“洗澡”。“生活在人居环境中的麻雀等鸟类早已适应了现代社会,并繁育壮大,蓝冠噪鹛却处于极度濒危状态,这一现象背后或许藏着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的密码。”10余年前,江西农业大学林学院教授张微微开始致力于保护蓝冠噪鹛的学术研究,每到鸟儿繁殖季,她便和学生一起骑着摩托车“追鸟”。 护鸟队员俞旺金曾是秋口镇王村小学的教师,退休前常带着学生到水口林观鸟护鸟,后来成了村里的专职护鸟队员,去年还被聘为“护鸟大使”。俞旺金告诉记者,石门村已将爱鸟、护鸟纳入村规民约。 据了解,2019年,石门村开始进行高品质示范村建设,聘请中国美术学院的陈瑞达教授为村庄“化妆”。示范村建设突出湿地生态、传统村落文化以及珍稀鸟类资源的优势,对村落进行一系列微改造,绘壁画、建雕塑、完善基础设施、整治乡村人居环境,在尊重、顺应、保护自然的前提下,适当开发旅游业态。 变美的村庄吸引了众多游客,不少村民将自家的房屋改造成民宿,吃上了“生态饭”,酒坊、茶舍等也逐渐增多。如今,石门村月亮湾被收录进了《婺源生态观鸟手册》,网上相关的讨论越来越多,石门村“火出了圈”。 美景唤人归 今年正月初二,“小精灵”还没飞回,众多游客先行一步来到石门村,漫步于月亮湾对岸的观景步道。星江河水静静流淌,俞旺金蹲在岸边剖鱼。一名游客走上前,请求俞旺金帮他在村里住下来。“我们村很欢迎你,你放心。”话毕,俞旺金带着他走进一家家民宿,询问是否还有空房。遗憾的是,客房早已订满,该游客只能到县城住宾馆。 村子名气越来越大,不少村民选择回乡创业。2023年10月,村民许美玲回村开民宿。许美玲曾在南昌、武汉和深圳等地工作,结婚后回到了婺源。 许美玲刚结婚时,路还没修到家门口,如今村道越来越宽,游客越来越多。去年,她站在村口向村里望去,同时改造做民宿的房屋数都数不过来。 “床品不能用普通的,用漆要有艺术风格,卫浴也要有品质……”为提升游客体验,许美玲精心装修民宿。考虑到不少民宿老板“上路难”,镇、村两级组织专业的民宿经营者给他们培训,许美玲慢慢学会了在携程、抖音、小红书等平台上做推广,并与好友一起穿着汉服为家乡拍宣传片,还常常直播到深夜。付出终有回报,今年国庆节前一周,许美玲的民宿客房就被预订了大半。 面对越来越火的石门村,俞志金有了新的期盼。 “目前,村里的景点较小、业态不够丰富,想让客人多留几天,不能光靠石门村。”俞志金告诉记者,他们正准备复制石门村的经验,联动四个村小组,组建“大月亮湾”景点,让游客从月亮湾开始,一路畅玩四个村庄。 “‘大月亮湾’很快就能与游客见面,到时候欢迎再来。”俞志金对记者说。 守护“最美乡村” 在8月15日第二个全国生态日来临之际,一块写有“婺源县野生鸟类司法保护基地(以下简称基地)”的牌子挂在石门村研学基地门口。这是婺源县人民法院、县人民检察院、县公安局与县林业局联手建立的野生鸟类保护协作机制的产物。 今年蓝冠噪鹛繁殖期,石门村涌入了大量游客。蓝冠噪鹛虽喜伴人而居,却又与人保持一定的距离,只在恰当的距离筑巢。为守护栖息地安宁,当地重新规划了旅游路线,俞旺金等8名护鸟员需整天守着河洲,提醒游客不要靠近“小精灵”。不少游客是慕名而来的,见不能靠近蓝冠噪鹛,难免心中不悦。为此,兼任义务讲解员的俞旺金一遍遍地解释。 经济发展、旅游开发等不应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近年来,婺源将法治观念融入生态环境保护,出台了《婺源县自然保护小区(风景林)管理办法》《婺源县蓝冠噪鹛自然保护小区保护管理办法》,开展江西省首个县级上下游生态补偿试点等,守护蓝冠噪鹛等野生鸟类自由飞翔的广阔天地。 婺源县人民法院江湾法庭庭长戴攀瑜是基地的倡议人之一。自今年开始,江湾法庭建立环境资源案件刑事、民事、行政、执行“四合一”集中办理工作机制,通过规范立、审、执全流程推进环境资源审判专业化建设。自今年年初开展环境资源案件审判工作以来,戴攀瑜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办好每一件环境资源案件。 “决不能一判了之,涉及鸟类资源保护的,还应发出护鸟令,督促被告人积极履行生态损害修复义务等,把刑罚和修复工作都落到实处,保护好生态环境才是最终目的。”戴攀瑜介绍,在法院、检察院、公安局与林业局联合推动下,基地最终在秋口石门和赋春鸳鸯湖两地落地。 依托上述基地,相关单位发挥职能作用,互相协同配合开展联合执法、生态科普等行动,打造野生鸟类保护基地科普典范基地。根据戴攀瑜的设想,未来若有相关案件涉及履行生态损害修复义务,基地亦可发挥监督作用。“过去如果破坏了水口林,按照村里传统的规矩,要杀一头猪赔偿全体村民。现在如果有人破坏了生态,按照法律,我们要共同监督其恢复生态,督促从破坏者转变成保护者。”江西婺源森林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副主任杨军介绍。 傍晚,石门村村口一辆旅游大巴启动,等待正挑选葛根粉、笋干、茶叶,即将踏上归程的游客。当汽车带着这些村民自制的农产品远去,村庄重新恢复宁静。这座建立于南宋绍兴年间的村庄,相较于800余年前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茂密的水口林与星江河水依旧庇护着村庄和林中的生灵。 “古朴厚重的村落传统和风水林,还有共生的生物多样性,才是‘最美乡村’婺源最独特的地方。”婺源饶河源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公室主任张凤莺表示,过去的一年里,通过积极推行林长制,饶河源湿地公园被评为江西省自然教育基地、被列入全国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名录,婺源被中国动物学会授予“蓝冠噪鹛之乡”称号。此外,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还在江西省成立了蓝冠噪鹛国家保护研究中心。“保护级别提得更高,才能更好地保护这个最大的财富、最大的优势、最大的品牌。” ◎文/王政 全媒体记者吴强 |
原文链接:https://www.jxzfw.gov.cn/2024/1010/202410106018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文来源:海南政法网作者:佚名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2024-09-14
-
2024-09-14
-
网上资料繁多,分类不明确,没有专属的党建资料下载,中国法律论坛网推出资料下载频道,汇集了报告、讲话、年鉴等多重资料下载学习!
2020-09-12 -
还在为找寻党建书籍发愁吗?中国法律论坛网为您准备了精品的党建书目,细致分类点击即可去到各大平台购买,方便了您学习和检索时间!
2020-09-12 -
中国法律论坛网在经过不断的细化完善后,2.0版本成功上线,该版本中包含了热门的政策文件,党章、党建图库及党建精彩视频和党建资料下载!
2020-09-12
今日热点
-
湛江赤坎南桥街道构建三个一机制提升
下一篇2024-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