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论坛让黄河文化遗产焕发新活力
【光明论坛】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持续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传承、利用工作,使其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求。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保护黄河文化遗产是留住和传承中华文明根脉的必要举措。应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守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保护黄河文化遗产,持续提升其时代价值,须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资源,丰富黄河文化的内容体系,创新文化传播形式与载体,从而使黄河文化遗产“活起来”,有力推动黄河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挖掘黄河文化遗产资源。秋日,不少游客来到山东东营利津县东津渡的黄河书屋,读一本书,品一盏茶,凭窗而坐。游客既可在书中品读“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也可“抬望眼”,沉浸式体验“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黄河文化遗产的保护性传承和发展,离不开科学的遗产资源挖掘、阐释和宣传。我们应提炼黄河文化的内涵,凝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共识,深入挖掘黄河文化遗产中所承载的精神要素,推动黄河文化融入黄河自然生态、旅游观光、产业调整之中,使黄河文化充分彰显时代价值。
利用数字技术赋能,推动黄河文化遗产开发利用。保护、传承、利用黄河文化遗产,要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智慧化优势。比如,为更好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河南开发“老家河南黄河之礼”小程序,聚焦开封、巩义、新郑、孟津、汝州、宝丰、温县、渑池、禹州等地的非遗资源及相关文旅内容,打造独具特色的“黄河之礼”,网友通过小程序,可以感受飞针走线穿梭汴京八景、细泥红陶手绘传千年等沿黄地区非遗文化。因此,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遗产的内容与价值,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展黄河文化遗产的传播载体,促进黄河文化遗产的数字化、智慧化发展。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呈现黄河文化遗产的现代样态,利用现实增强技术重构非遗创作过程,增强黄河文化遗产的可视性与可读性。重点打造“互联网+文旅”平台,加快遗产资源数据化,从而拓宽黄河文化遗产的艺术化发展空间与文旅产业发展空间。
创新课堂实践活动,提升黄河文化育人成效。黄河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培养时代新人的宝贵历史资源。学校应在立德树人的过程中主动肩负起保护和传承黄河文化遗产的历史重任,把黄河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与学校的育人过程充分结合起来。比如,山东青岛电影学院依托黄河文化传承发展影视研究平台,以黄河文化为魂、课程思政为骨、艺术育人为翼,为学生提供了学习传承黄河文化的平台。山东淄博临淄区实验中学围绕黄河风土人情开展特色文化体验课程,以黄河陶艺、黄河剧团、黄河摄影、黄河手工坊等为载体,让学生感受黄河自然生态之美、人文之美,传承黄河文化和精神。黄河文化遗产涵盖的学科门类众多,需要建立复合型、专业化的教学团队,发挥团队协作优势,共同开发黄河文化遗产的教育教学资源。发挥黄河文化的育人功能,丰富完善课程体系,结合学生年龄、认知需求和兴趣爱好等实际情况,为学生量身定制特色鲜明的课程读本,体现课程育人的科学性和可读性。黄河流域各省份要与高校携手共建实践基地,组织大学生进行实习实训,宣传非遗传承人的事迹和贡献,激励大学生参与到文化遗产抢救、发掘与保护利用工作中。
(作者:吴衍涛,系山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党委书记)
本文来源:新华社研究院作者:佚名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2024-09-14
-
2024-09-14
-
网上资料繁多,分类不明确,没有专属的党建资料下载,中国法律论坛网推出资料下载频道,汇集了报告、讲话、年鉴等多重资料下载学习!
2020-09-12 -
还在为找寻党建书籍发愁吗?中国法律论坛网为您准备了精品的党建书目,细致分类点击即可去到各大平台购买,方便了您学习和检索时间!
2020-09-12 -
中国法律论坛网在经过不断的细化完善后,2.0版本成功上线,该版本中包含了热门的政策文件,党章、党建图库及党建精彩视频和党建资料下载!
2020-09-12
今日热点
-
推动党员干部把更多精力用到抓落实上
下一篇2024-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