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勇: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以检察工作现代化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以检察工作现代化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 应勇
检察机关牢记党和人民嘱托,在履行“公共利益代表”神圣职责中践行人民至上,依法守护公共利益、守护美丽中国。万峰湖专案,是首例由最高检直接立案办理的公益诉讼案件,也是首次四级检察机关一体化办理公益诉讼案件,彰显了检察公益诉讼在跨区划生态环境受损问题解决上的独特价值作用。图为船只行驶在万峰湖南盘江镇水域,湖区碧波荡漾,美景如画。新华社记者 陶亮/摄
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党中央部署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对于动员全党同志为完成党的中心任务而团结奋斗,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强调“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保障国家法律统一正确实施的司法机关,是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参与者、推动者。各级检察机关要扎实开展主题教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以理论清醒保证政治坚定,以政治坚定引领履职有力,不断加强法律监督工作,以检察工作现代化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始终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检察机关作为党绝对领导下的政治机关、法律监督机关和司法机关,既要从政治上着眼,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又要从法治上着力,全面履行检察职能,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这是新时代新征程检察工作最大的政治、最大的大局、最大的责任,也是新时代新征程检察机关的鲜明政治底色。
牢牢把握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过去五年、新时代十年,极不寻常、极不平凡。面对世所罕见、史所罕见的严峻复杂形势,面对涉滩之险、爬坡之艰、闯关之难,正是因为有了“两个确立”,我们党和国家才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确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实践充分证明,“两个确立”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最重大政治成果、最重要历史经验、最客观实践结论,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决定性因素,是党和国家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最大底气、最大保证。也正是因为有了“两个确立”,法治建设不断开创新局面,党的检察事业欣逢最好发展时期。检察机关要紧密结合过去五年、新时代十年来检察工作的发展变革,更加深入理解“两个确立”“两个维护”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不断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牢牢把握新征程检察机关使命任务,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2021年6月,党中央专门印发《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党的二十大报告专章部署“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特别强调“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法治建设、检察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面对新时代新征程党和人民赋予的更重责任,面对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只有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并且转化为检察履职的实际行动,才能确保党的检察事业行稳致远。检察机关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政法工作、检察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让求真务实、担当实干成为新时代新征程检察人员的鲜明履职特征,以实际行动践行对党忠诚。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走对路。”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法治领域的具体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根植中国大地、反映人民意愿、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必然选择。检察机关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很重要的就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法治道路、司法制度、检察制度自信。要通过加强理论学习,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认识,把握好其历史必然性、内在合理性和显著优越性,从思想根源上自觉抵制西方“宪政”、“三权鼎立”、“司法独立”等错误观点。
聚焦党和国家工作的中心任务、首要任务 充分运用法治力量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党中央明确指出,这次主题教育的总要求是“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检察机关既要在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中不断深化主题教育,也要在服务党和国家中心工作中检验主题教育成效。最高检党组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党和国家工作的中心任务、首要任务,明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检察工作的中心任务是以检察工作现代化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各级检察机关要自觉将各项工作置于党和国家事业大局中思考、谋划、推动,在服务统筹发展和安全中全面履职,为在法治轨道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检察力量。
(一)切实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以诉源治理推动更高水平的社会治理。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未来一个时期,我们面临的风险挑战只会越来越多、越来越严峻。②检察机关要充分履行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大检察”职能,切实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助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根本。要始终把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摆在首位,坚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用足用好法律武器、司法政策,精准打击各类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更加有力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宽严相济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全面准确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根本是要做到依法该严则严、当宽则宽、宽严相济、罚当其罪。始终坚持“严”的一手不动摇,坚决严惩各类严重犯罪,保持“严”的震慑力度,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同时,规范“宽”的一面,对轻微犯罪等严格依法用好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发挥好“宽”的教育作用,化解社会矛盾、增进社会和谐。对于依法可以从宽处理的,要做好“后半篇文章”,决不能“一宽了之”。对涉嫌轻微犯罪不予逮捕的,探索运用大数据等科技手段进行监管;对不起诉但需要给予行政处罚的,移送主管机关处理。维护安全稳定、加强社会治理,贵在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要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法治建设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③的重要指示精神,持续用好检察建议,推动从源头上防范违法犯罪反复多发。检察建议能否取得实效,首先取决于建议质量,同时也取决于落实“韧性”。要坚持质量先行,发出建议后,持续紧盯、跟进落实,推动检察建议由“办理”到“办复”,真正得到落地落实。
(二)依法履行检察职能,以法治力量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检察机关任何时候都要遵循法律规定,秉持法的精神,任何时候都要绷紧“严格依法”这根弦,任何时候都要坚持法治思维、运用法治方式,始终做到严格依法办案。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努力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营造更好的法治环境、营商环境、发展环境。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经济秩序混乱多源于有法不依、违法不究。④要认真履行各项检察职能,始终把依法惩治严重经济犯罪作为重要任务,坚决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坚持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着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涉案企业合规改革是做实依法平等保护的重要举措。要聚焦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合规司法制度这个目标,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涉案企业合规改革,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协作,持续完善和落实好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取得更好效果。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抉择,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要持续深化知识产权综合司法保护,审慎办理涉科技创新案件,依法惩治侵犯商业秘密、恶意注册商标、滥用诉权等行为,回应好创新主体保护诉求,维护市场公平竞争,打好服务创新发展“组合拳”。经济安全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石。要依法惩治经济金融领域犯罪,守牢安全发展法治防线。发挥好驻中国证监会检察室作用,推动完善金融证券领域执法司法协作机制,更好维护资本市场安全。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鲜明特征。要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检察工作,统筹履行好各项检察职能,服务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三)坚持人民至上、检察为民,厚植党执政的政治根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出发点、落脚点都是为民谋利,高质量发展根本上也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人民性是检察机关的根本属性,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须始终坚持检察为民。要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做实人民群众可感受、能体验、得实惠的检察为民,进一步厚植党执政的政治根基。近年来,检察机关力推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公开听证、民事和解等工作,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要持续深入抓实做好。同时,紧紧抓住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在主题教育中推出更多惠民生、暖民心的检察为民举措,切实保障民生福祉。要更加注重化解人民群众涉法涉检诉求,深化完善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制度,开展回访和满意度调查、加大信访听证力度,用心用情用法高质效办好每一件信访案件。有效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深入开展信访问题源头治理三年攻坚行动,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当地、化解于未然,做到矛盾不上交、不升级。要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认真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审议意见,以检察履职促进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大保护”进一步走深走实、形成“护未”合力。要进一步把支持起诉、司法救助、老弱妇幼残权益司法保护等工作做在日常,有效解决弱势群体、困难群众所急所盼,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党的温暖、司法的温度。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充分发挥各项检察职能作用,更好保障就业者、劳动者合法权益。
(四)不断更新法律监督理念、完善法律监督机制,以更高质效法律监督维护司法公正。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强化对司法活动的制约监督,促进司法公正”。检察机关是在诉讼程序中履行监督职能的专责部门,法律监督职能的履行直接关系执法司法公正。要对标新时代新征程党和人民的更高要求,从更新理念、完善机制入手,不断提升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质效,更好维护司法公正。
提高法律监督质效,必须坚持讲政治与讲法治有机统一,从政治上着眼、从法治上着力,不断更新法律监督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⑤。检察机关抓好落实,必须通过检察履职办案,在实体上确保实现公平正义,在程序上让公平正义更好更快实现,在效果上让人民群众可感受、能感受、感受到公平正义,做到检察办案质量、效率、效果有机统一于公平正义。就是要让“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成为新时代新征程检察履职办案的基本价值追求,检察机关要朝着这个方向持续努力。
一体推进执法司法制约监督机制建设是提升法律监督质效的重要举措。过去五年,检察机关会同政法各机关建立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互相配合、互相制约机制,对于加强法律监督、促进司法公正和法治进步具有长远意义,要与时俱进深化落实。要会同公安机关进一步推动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机制实质化、规范化、体系化运行,推动构建以证据为核心的刑事指控体系,坚持和拓展这种“在办案中监督、在监督中办案”的特殊优势。要深化“派驻+巡回”检察机制,一体加强对监狱、看守所等监管场所派驻检察和巡回检察。
提升法律监督整体效能,必须进一步解决影响检察职能发挥的薄弱环节。要积极探索推进对履职中发现行政机关违法行使职权、不行使职权监督的有效实现方式,助推法治政府建设。要加大对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刑讯逼供等侵犯公民权利、损害司法公正犯罪立案侦查工作力度,统筹加强检察侦查专业队伍和办案机制建设,惩治司法腐败,促进司法公正。
(五)持续推动完善公益诉讼制度,当好公共利益的代表。检察公益诉讼是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公益诉讼领域的生动实践和原创性成果。这一制度从提出、建立到不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检察机关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公益诉讼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忠实履行“公共利益代表”神圣职责,2018年至2022年,共立案办理民事、行政公益诉讼75.6万件,年均上升14.6%,在保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国人大常委会给予立法支持。继2017年6月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修改明确规定检察公益诉讼的履职范围包括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国有财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4个领域之后,相关法律制定、修改时,进一步增加了英烈权益保护、未成年人保护、军人荣誉名誉权益保障、安全生产、个人信息保护、反垄断、反电信网络诈骗、农产品质量安全、妇女权益保障、无障碍环境建设等10个领域,为检察履职、公益保护提出了明确法律指引。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完善公益诉讼制度”。落实这一重要要求,深化实践是基础。要突出抓好法定领域公益诉讼办案工作,不断提升办案质效,拿出更加扎实的实践成果,更充分体现检察公益诉讼的制度价值和实践效能。要在深化实践的基础上,加快推动检察公益诉讼专门立法,推动公益诉讼规范化、法治化建设。
加快推进检察工作现代化 不断提升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能力和水平
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在对政法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中强调“奋力推进政法工作现代化”。新时代新征程上,加快推进检察工作现代化,是自觉融入政法工作现代化、更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要坚持系统观念,胸怀“国之大者”,在推进政法工作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大局中,统筹谋划检察工作现代化的思路、方法和路径,一体推进检察工作自身现代化建设。
不断提升队伍政治业务素能。开启新征程,党的检察事业发展面临新的时代重任,检察队伍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政治素质是最根本的素质。要以主题教育为契机,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进一步筑牢政治忠诚,不断提高队伍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要更加注重“练好内功”,既要敢于监督、善于监督、勇于自我监督,又要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不断提高监督办案的能力和水平。调查研究是持续加强学习、提高履职本领的重要抓手。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加强对长期制约检察事业发展、困扰基层基础和队伍建设、影响法律监督质效、妨碍司法公正和廉洁等突出问题的调查研究,坚持“调”“研”“用”并重,做到发现真问题、解决真问题、真解决问题。
始终坚持从严治检。党的二十大深刻总结全面从严治党十年磨一剑的历史性成就,要求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时代新征程全面从严治党提出的新的重大命题。检察机关要牢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一刻不停歇地推进全面从严治检。要按照党中央要求,紧密联系检察队伍特别是最高检干部队伍实际,以更实举措深化干部队伍教育整顿,与主题教育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以严肃教育纯洁思想,以严格整顿纯洁队伍,把全面从严治检贯穿检察机关党的建设、履职办案和队伍建设全过程。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规定》,是司法环境的“净化器”、公平正义的“安全阀”、拒腐防变的“护身符”,也是从源头上防止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的治本之策。检察机关狠抓落实,取得明显成效。要坚持铁规禁令越往后越严,久久为功抓下去,促进司法环境、社会风气海晏河清。
持续深化检察改革。这是全面推进检察工作现代化的关键一招。新时代检察工作发展进步得益于改革,奋进新征程仍然要深化改革。党的二十大报告部署“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要认真落实党中央改革部署,制定实施《2023—2027年检察改革工作规划》,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强基导向,确保改革举措符合党和人民要求,符合司法工作规律,符合检察工作实际,真正起到对新征程检察工作发展的牵引作用。
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检察机关法律监督重心在基层,为民服务重点在基层,而检察力量最薄弱环节也在基层,法律监督最突出短板也在基层,队伍出现的问题也往往发生在基层。要结合大兴调查研究,切实加强基层检察院建设,更好地为基层减负、为基层服务,推动基层工作整体提升。数字检察战略是法律监督手段的“革命”。要以数字检察赋能法律监督,以法律监督维护司法公正。坚持把加快实施数字检察战略作为基础性、前瞻性工作来抓,积极推动构建“业务主导、数据整合、技术支撑、重在应用”的数字检察工作模式,推动法律监督从个案办理向类案监督、诉源治理延伸。
新时代新征程,全国检察机关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守正创新、开拓进取,不断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以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以检察工作现代化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更大检察力量!
注释:
①习近平:《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2018年8月24日),载习近平:《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229页。
②参见《习近平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时强调 正确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载《人民日报》2023年3月7日,第1版。
③习近平:《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推进全面依法治国》(2020年11月16日),载《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384页。
④参见习近平:《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法治化水平》(2014年12月9日),载习近平:《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129页。
⑤习近平:《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推进全面依法治国》(2020年11月16日),载《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385页。
本文来源:《民主与法制》周刊微信公众号作者:应勇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2024-09-14
-
2024-09-14
-
网上资料繁多,分类不明确,没有专属的党建资料下载,中国法律论坛网推出资料下载频道,汇集了报告、讲话、年鉴等多重资料下载学习!
2020-09-12 -
还在为找寻党建书籍发愁吗?中国法律论坛网为您准备了精品的党建书目,细致分类点击即可去到各大平台购买,方便了您学习和检索时间!
2020-09-12 -
中国法律论坛网在经过不断的细化完善后,2.0版本成功上线,该版本中包含了热门的政策文件,党章、党建图库及党建精彩视频和党建资料下载!
20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