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数字变革推动实现更高水平的公平正义
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通篇彰显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伟力、实践伟力,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现代数字科技已经成为法治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法治只有充分融合数字科技,社会主义法治强国才能加快建设。山东法院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审判执行工作深度融合,通过智慧法院建设,将传统办案流程从线下转到线上,实现了规范化、自动化、一体化、智能化、数据化,打造了“24小时在线法院”,必将进一步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的现代化,推动实现更高水平的公平正义。
以理念创新引领机制重塑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山东法院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准确把握司法规律和信息化发展规律,以先进理念推动互联网司法技术不断创新,推动规则和制度深层次变革,为实现更高水平的数字正义注入新动能。2018年以来,通过应用全流程网上办案系统,山东法院审判质效大幅提升,上诉案件被发改率从18.9%下降至8.7%,平均办案周期从87.7天缩短至57.5天。
致力于“三个服务”。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山东法院推进智慧法院建设的初衷就是坚持为人民服务,通过服务群众诉讼“小切口”带动司法为民“大场景”,不断优化和完善诉讼服务系统,让人民群众在任何时候、任何有信号的地方都能完成网上立案,全审级互通、全节点互联的便民举措,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指尖上的便利”打破传统诉讼模式对诉讼主体在时空上的限制,切实降低了当事人的出行成本,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明显增强。坚持为法官服务,将传统业务流程改为线上信息流程,全节点无缝式的衔接节省了纸质卷宗的流转时间,集成多种辅助功能,成为法官的“智能助理”,系统从处理事务性工作逐步向实体化审判转变,推动构建起符合电子诉讼规则和时代发展需要的办案方式,让法官办案质效进一步提升。坚持为监管服务,以“节点+时限”为基础,明确了每一节点的行为事项和办理期限,并以时限为横轴、以行为为纵轴构建起坐标式的监管体系,数据实时汇聚、信息一案到底,可跟踪、可溯源、可倒查,通过节点管控,改变了过去“人盯人、人盯案”的传统管理模式,实现了对个案进行智能化精准监管。
致力于“四个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山东法院建设智慧法院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有机统一,在理论结合实践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坚持顶层设计与实际需求相结合,以人为本谋划科技的发展,充分彰显人民主体地位,“24小时在线法院”从设计之初就立足于解决老百姓打官司过程中的急难愁盼,立足于实现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的现代化,立足于构建符合信息化时代的现代管理系统,并在实践中历经四次“蝶变”:2018年推行网上立案让数据先跑起来,建设了智慧法院1.0版;2019年推动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2020年建立全流程、无纸化、实时在线的网上办案系统,建成智慧法院2.0版;2021年以“节点+时限”为基础强化智慧监管,建成智慧法院3.0版;2022年大力推进案件模块化审理,构建智慧法院4.0版。坚持系统建设与审级职能定位改革相结合,以“查明事实、实质化解、定分止争”为目标,构建包含证据交换、互联网庭审和裁判文书生成等环节的数字化模块,一以贯之的应用于所有审级程序,努力实现绝大多数案件事实、法律争议在两审之内得到实质性化解。坚持在线运行规则与诉讼法相结合,以诉讼法为基础搭建流程,同时紧密结合人民法院“三大在线规则”,确保智慧法院依法应用、有序运转。坚持法律语言与电脑语言相结合,通过对法律语言的挖掘、提取、分析、训练,在不同场景和流程中不断强化人工智能的记忆,从而实现更精准的智能审判。
致力于制度创新。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中国智慧法院建设在世界上跻身前列,在某些领域处于领先地位,这与中国的制度特点和体制优势是分不开的。当前,国际竞争越来越体现为制度之争,山东作为案件大省,在完成繁重办案任务的同时,全力攻坚智慧法院建设和应用,不断为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核心竞争力作贡献。“24小时在线法院”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创新,不是简单实现诉讼方式和审判方式的信息化,而是致力于破除传统诉讼制度落后于时代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总结并不断完善诉讼规则,对既往诉讼制度予以重塑,构建起符合时代特征的线上诉讼规则。将民事诉讼法的所有流程节点通过系统逐一固定下来,推动法官办案全流程、全节点、无纸化、实时在线。系统已实现跨多部门的一体化办案,与检察院、公安交管、司法行政、鉴定机构、保险行业等多部门完成平台对接和数据贯通,业务逐步通过网上流转,“云上”诉讼规则逐步完善。系统能够推送21类案由从立案到判决的文书模板,特别是裁判文书的高准确率生成,为更高水平的公平正义注入了新动能。
以智能集约推动流程再造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24小时在线法院”注重整体效能的发挥,是山东三级法院法官共同参与、自主研发并享有完整知识产权的智能化办案系统,通过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技术,推动诉讼方式和审判方式全流程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变。
诉讼服务一网通办。为切实解决传统诉讼模式下当事人因手续、材料不全等“跑断腿”“排队久”“磨破嘴”的现象,推动内网外网共享协同、有线无线互联互通,将信息孤岛集中连片,整合各类平台资源进行标准化作业,实现诉讼服务事项一网通办、一次办好。以网上立案为基础,迅速推开各类网上服务,以山东法院电子诉讼服务网为统一用户入口,当事人也可通过微信小程序、移动微法院等进行立案,实现了当事人足不出户在线立案。截至目前,系统累计注册用户170多万人,访问IP已经覆盖22个国家。另外,系统实现了二审立案一键上诉,执行立案一键触发,实现裁判文书和裁判文书生效证明“两不要”。网上交退费一键办理,山东高院积极协调省财政厅,当事人可借助26家银行网银或微信、支付宝等方式,即可实现自助计算诉讼费、网上预交诉讼费、网上申请诉讼费“减缓免”、网上退费等事项一体办理。
辅助事务效能集约。数字化不仅是一场技术革命,更是一场治理变革,是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全方位、深层次、系统性的改革。在传统办案模式中,书记员、法官助理“跟人”“跟案”,分散办理案件的各种辅助性事务,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24小时在线法院”将所有审判辅助性事务转到线上办理,将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的事务性工作彻底剥离,进一步提升集约治理的效能。全面升级电子送达系统,与公安、市场监管、司法行政等部门实现数据对接,全面提取案件当事人信息,实现更加精准的电子送达。实行覆盖诉前调解、案件审理和执行实施等不同阶段的在线鉴定,极大简化申请和委托手续,最大限度缩减鉴定周期。系统上线以来,减少各类出行1495万人次、2.2亿公里,相当于节约标准煤0.9万吨、减少碳排1.8万吨,这种现代化的绿色办案模式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核心业务智能辅助。人工智能应用于司法领域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展,人民法院越来越多的事务性工作由人工智能代替,“24小时在线法院”通过模块化审判,对案件进行要素式审理,实现对案件实体裁判的智能化,以帮助法官提高审判质量和效率,是一次真正触及人民法院核心职能——对案件的实体裁判的变革。“24小时在线法院”运用大数据技术可提炼类案审理所需的共同要素,系统根据要素种类,自动提取相关信息,以可视化方式让法官能够快速、直观、准确的把握案件事实,理清争议焦点,辅以审判指引,做到法庭调查不漏项,文书说理更规范,最终裁判有依据。其核心特点可概括为“1+3+1”:1个脑图系统,构建事实认定要素规则库、法律适用数据库、精准化案例规则库,服务法官查明事实、适用法律。开发证据交换、智慧庭审、裁判文书自动生成3个模块,实现常见民事案由模块化审理。开发1套数字化卷宗,全过程、原生性采集电子文件,贯穿网上立案、证据交换、审理等各个环节,实现一键把电子卷宗转化为符合档案标准的电子档案。
监督管理精准规范。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进程逐步推进,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系统以办案时限驱动节点行为,比如立案后40日尚未开庭的,系统将进行警示,50日不开庭的系统将予以锁定,锁定以后需要院庭长审批方可解锁。法官办案全程留痕,在系统中应用的每一个节点都实时“打卡”,实现所有审判行为可追溯。此外,在司法公开方面,推动案件办理实质性公开,以智慧法院的系统流程为载体,公开模式从信息提供向业务参与转变,系统除告知当事人案件所处的状态,还向当事人推送同类案件相关信息,使当事人能够准确及时行使诉讼权利。“24小时在线法院”为全流程司法公开提供了可能和便利,智能化技术将更加细化流程节点,并增强与当事人之间的信息互动,切实提高司法公信力。
以协同应用释放制度效能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严格公正司法,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也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才能集中彰显优势。山东法院将扎实推进信息技术与法治建设深度融合,实现从技术运用向规则治理、制度构建迈进,推动构建一种全新的法院组织形态,实现共治共享,推动制度优势转化为制度效能。
强化技术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改革的重要方法。”科技和制度的聚合,是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统一,必将释放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智慧法院就是中国法治借助数字科技取得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引擎。当前“24小时在线法院”实现了21类案由的智能化审理,在查明事实方面更好地指导法官“查什么”“怎么查”,下一步,智慧法院建设升级要在21类案由智能审理的基础上加大人工智能技术的升级,并加大司法应用力度,通过系统对海量裁判文书的阅读和记忆,从规范的要件中提取类案审理的全部要素,最终形成涵盖各审判领域、覆盖全部案由的智能化办案系统。同时,坚持司法规律与数据运行规律相结合,不断发展与人工智能相适应的安全保密系统,为司法信息化发展保驾护航,确保个人信息得到充分保护,实现安全与发展齐头并进。
强化规则创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从国际国内大势出发,总体布局,统筹各方,创新发展,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十四五”时期,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5G等现代信息技术将得到更加广泛应用,对司法模式和规则制度亦将产生重大变革,建设网络强国要不断总结和完善新的互联网规则,以规则推动技术创新,以应用强化规则创制。“24小时在线法院”要在强化应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规则创新,深化司法大数据的研究应用,探索更加成熟定型的在线诉讼模式、在线调解规则,推动法官思维观念、法院工作流程和司法权力运行方式发生重大变革,推动诉讼规则在人工智能层面的创制。
强化社会治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运用大数据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要建立健全大数据辅助科学决策和社会治理的机制。”当前智慧法院仍然存在数据相对封闭、参与社会治理广度不够等问题。下一步,“24小时在线法院”将突出“大数据、大格局、大服务”理念,破除信息化技术壁垒,打通信息孤岛,在数据精准性和扩展性上下功夫,实现数据信息上通下达,加强与政法各单位、其他部门之间数据互联互通,建设具备数据监测、分析挖掘和数据可视化多层次功能的大数据管理平台,构建完善的信息化综合应用系统,把互联网司法的新模式嵌入社会治理大格局,不断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数字中国和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目标。法治和数字化的深度融合,是中国未来法治的生命逻辑,必然在未来中国法治建设中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山东法院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加快推进司法数字化基础建设和司法运行机制的数字化改造,打造与互联网司法新模式相适应的诉讼规则、业务流程和组织架构,推动全省法院工作走在前、开新局,为建设高水平、高质量的法治中国贡献智慧和力量。
本文来源:人民法院报作者:佚名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网上资料繁多,分类不明确,没有专属的党建资料下载,中国法律论坛网推出资料下载频道,汇集了报告、讲话、年鉴等多重资料下载学习!
2020-09-12 -
还在为找寻党建书籍发愁吗?中国法律论坛网为您准备了精品的党建书目,细致分类点击即可去到各大平台购买,方便了您学习和检索时间!
2020-09-12 -
中国法律论坛网在经过不断的细化完善后,2.0版本成功上线,该版本中包含了热门的政策文件,党章、党建图库及党建精彩视频和党建资料下载!
2020-09-12
今日热点
-
发扬斗争精神奋力开创新时代浙江法院工作新局面
下一篇2022-11-10